付臣欢
3月17日,湖南省首宗“机器管招投标”房建市政施工项目——长沙智谷光年项目A61地块供水工程在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开标、评标。机器当判官,优化的不只是流程速度,更在重塑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招标最怕什么?怕的就是“定制西装”,早就选好了模特,其余人都是充数、陪跑。然而,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机器管招投标”改革,把“定制西装”定成了“标准校服”。汇聚数据自动带入、锁定招标范本、不见面开标、在线编标、机器自动评标和专家复核等模式,既在前期以“机器铁面”格式化了那些可能出现的猫腻条款,又在后期以专家能力配合“机器脑力”,做到有机器却不机械。当规则透明且不可“变通”时,企业唯有专注于提升技术实力而非公关能力,才有希望中标。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而言,相当于拆掉了隐形门槛,让“草根选手”也能和行业大佬同台竞技。
而比起系统本身,湖南的配套操作更显功力。从六大行业中拉出48宗历史项目“模拟考”,给系统做准测试工作;组织各方代表近3000人开培训班,手把手送政策、教操作、讲规则;系统“省建市用”,避免“省会试点,地市观望”的毛病。这样一来,科学性、实用性、制度性、系统性,统统拿下。从长远来看,这种公平公正生态的打造,势必推动行业从“关系型竞争”向“能力型竞争”转型。
当然,机器不是万能药。算法会不会有bug?专家复核会不会放水?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建立更开放的规则听证机制与算法审计制度,需要随着发展应用不断完善。但这至少指明了一个方向:数字化改革不应止步于工具迭代,而是让技术成为制度的“铁栅栏”——通过技术赋能倒逼制度创新,最终实现公共资源分配从“权力主导”转向“规则主导”。
相关文章:
穿透财报,通威股份以长期思维破局04-30
前期晴好后期有较强降水 玩转“五一”这份天气指南收好04-29
干劲“满格”,项目“加速”04-29
王毅:妥协退缩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04-29
事关电动汽车!十部门联合发文04-26
全链条练兵!英德波罗镇开展防汛救援“硬核”实战演练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