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余倩
“医生,我这眼药水怎么越滴眼睛越干啊?”近日,在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眼病科门诊,手持新开封人工泪液的患者不在少数,市民李阿姨便是其中之一。入秋后,随着气温下降、空气湿度骤降,干眼症患者数量明显增多,不少患者反映干眼症状比其他季节更顽固,缓解难度也更大。

临床数据显示,干眼症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慢性眼表疾病,常见症状有眼干、刺痛、灼热感、异物感,严重时会影响视力,主要分为“泪液缺乏型”和“蒸发过强型”两类。
立秋后,空气湿度大幅下降,泪膜蒸发速度加快,“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占比显著上升。眼表的泪膜如同保护角膜的“天然屏障”,一旦受损,眼睛就像没盖盖子的水壶,干涩问题会持续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年轻患者长期面对电脑,办公室空调、风扇持续运转,即便眼睛酸痛,也多认为是“累着了”,直到检查才发现,自己的泪膜破裂时间不足5秒,远低于10秒的正常标准,干眼症已悄然找上门。更让人困惑的是,部分患者每天坚持滴眼药水,症状却不见好转。综合眼病科主任王莹解释,关键在于陷入了护理误区,立秋后若不避开以下5件事,干眼症只会持续加重。
首先是熬夜看手机。夜间人体泪液分泌量本就减少,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进一步加速泪液蒸发。秋季天气转凉,不少人习惯窝在被窝里刷短视频,动辄一两个小时,易导致泪膜缺水、睑板腺堵塞。
其次是频繁使用含防腐剂的眼药水。市面上多数非处方人工泪液含有苯扎氯铵等防腐剂,短期使用能缓解眼干,但长期使用会破坏角膜上皮细胞,加剧眼部刺激。建议优先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单剂量人工泪液。
第三是喝水过少。秋燥易导致人体缺水,水是泪液的重要“原料”,体内缺水会直接导致泪液生成减少。很多人白天依赖咖啡、奶茶提神,却忽视补水,建议每日饮水量需达1500毫升以上,且要分次小口饮用,以保障泪腺正常分泌。
第四是大风天戴隐形眼镜出门。隐形眼镜会阻碍泪液在角膜表面均匀分布,大风天气会“撕裂”泪膜,加重眼睛干涩、疼痛感。尤其是彩色美瞳,材质偏硬,更易引发角膜微损伤。建议秋季减少隐形眼镜佩戴频率,必要时选择透氧性高的日抛型。

最后是忽视眼部热敷。秋季气温下降,睑板腺容易堵塞,导致油脂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降低。建议每天用40—45℃的温热毛巾热敷眼睑15分钟,或至专业眼科医院进行干眼SPA、IPL干眼强脉冲激光治疗、LipiFlow热脉动治疗,可促进睑板腺油脂排出,改善泪膜质量。
王莹指出,干眼症类似高血压,属于慢性管理型疾病,无法靠一瓶眼药水根治。立秋后眼表屏障更为脆弱,轻微刺激就可能诱发角膜炎、结膜炎等并发症。保护眼睛不能等到痛得睁不开才重视,日常避开不良习惯、做好科学护理,及时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就诊,才能让双眼安稳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相关文章:
广济医院助九旬老人重新行走07-16
减重幅度优于司美格鲁肽!信达生物玛仕度肽获批上市,真正能与“减肥药双雄”抗衡的国产产品出现了?06-28
这种病,女性发病率尤其高,而男性的死亡率却是女性两倍多!情绪压力成隐形杀手06-17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上线“云胶片”查看功能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