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的程序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场景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审核启动
确定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组建审核团队。
制定审核计划。
一阶段审核(含文件审核)
对受审核方提供的文件进行初步审查。
确认文件是否完整、符合要求。
识别需要进一步现场审核的领域。
二阶段审核
对关键过程和现场进行实地审核。
与受审核方的管理层和员工进行沟通。
收集审核证据,如观察、访谈、文档审查等。
编制审核报告
汇总审核发现。
得出审核结论。
编写详细的审核报告。
审核后续活动
跟踪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
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确认受审核方已采取必要措施以满足审核要求。
审核完成
关闭审核,向受审核方提供最终反馈。
记录审核过程和结果,以便未来参考。
此外,审核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如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和时序(如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再认证审核)进行细分。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的审核需求和场景,对上述步骤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审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关文章: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二○二五年版)》印发 清单事项缩减至一百零六项,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04-25
重庆证监局查处重药控股收入违规,公司业绩滑坡难题待解04-24
印度“断水”“断路”“赶人”后 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印巴局势再升级?04-24
京包客专部分旅客列车有序恢复开行 京哈高铁等线路部分停运04-13
17岁女生充值打赏45万元,家长要求返还,法院判了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