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这个展会何以“长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9:08:00    

边看、边吃,边逛、边买,难得一见的文化爆款变得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天南海北的特色美食带来“味蕾狂欢”……

这几天,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火热开展,海内外超12万件文化产品汇聚深圳,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这里展示、交易,现场观众络绎不绝。

其中,浙江展区成为一大热门打卡点,“良渚文化”“大运河文化”“吴越文化”等文化元素频频吸睛,现场演绎的一曲越剧《梁祝》选段更是登上热搜。

深圳文博会,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作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深圳文博会20年“长红”的秘诀是什么?

一

在一些身处现场的网友眼里,本届深圳文博会堪称“宝藏”盛会。8大展馆、16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里,处处充满惊喜。

想不到的“奇妙之旅”。品尝一口“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的天水麻辣烫,欣赏一番《我的阿勒泰》里的壮美风光,再“穿越”到《庆余年第二季》中找找剧情最新线索,“同框”的还有悠扬的青春越剧……在这里,观众可一站式与各文旅“顶流”来一场“奇妙相遇”。

扬起帆的“国潮出新”。近年来,马面裙、簪花等国货潮品纷纷“出圈”,令很多人感慨“国潮崛起正当时”。今年的深圳文博会也上演着“国潮”浪漫,比如浙江展区的非遗文创板块,展示了仙居花灯、马面裙、灯彩等,将非遗与现代创意设计巧妙结合,让传统文化潮起来,带给人们新体验。

有意思的“花式跨界”。“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贸易”……深圳文博会不断延展出“文化+”的更多可能性。比如在浙江馆的序厅舞台上,经典越剧、婺剧、舞蹈的现场表演与巨幅“光影丹青·水韵江南”LED画卷交相辉映,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跨越了数千年,将诗画江南尽收眼底;安徽馆则以“时空徽影3D奇幻空间”等产品带领观众在满满科技感中沉浸式感受当地的文化风情。

国际化的“百花齐放”。深圳文博会参会国家和地区已从首届的10个增加到了现如今的108个,今年还首次设立“国家文化贸易展”,推动中外文化“有来有往”。像网文、网剧和网游,也是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这“新三样”一举亮出了中国“文化出海”的新势力。

越剧《梁祝》选段亮相深圳文博会浙江展区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二

2004年,带着“创新”的基因,首届深圳文博会“出道”,成为年度“全国十大文化事件”。20年来,这一品牌拔节生长,不仅展会规模和效益持续扩大,国际化程度也持续提升。从去年起,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同期举办,更为深圳文博会带来了新的价值加持。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文博类展会层出不穷,“打开方式”各种各样。但放眼全国,具有相当影响力、服务力、品牌力的文博类展会并不是很多,部分展会还出现了一些问题,碰到了发展瓶颈。

比如一哄而上、昙花一现。在文化产业热潮下,文博展会项目从“星星之火”变为“燎原之势”,但不免出现了同质化问题。如果展会规模较大,知名企业可能会出现“撞档期”“炒冷饭”等情况;而小规模展会重复办,自然也就缺少了吸睛力,容易造成客户分流、订单不够的尴尬。

比如自娱自乐、鲜有成效。少数展会盲目追求大而全,表面华丽内在却较为空乏,难以产生实效;有的则存在着专业化水平不够的问题,在招商、布展、宣传等方面缺乏竞争力;还有部分展会只有本地企业“唱戏”,无法获得更大范围的影响力,最终沦为“自娱自乐”。

比如商气过浓、文气不足。当前,部分文博类展会还存在参展企业缺乏代表性、内涵不足等问题,有的植入房地产等非文化产业项目,有的展会带来的文化产品以玉器、首饰等消费品为主,意在零售交易而非宣传文化,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文博类展会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深圳文博会浙江馆 图源:“ZMG部落”微信公众号

三

那么,文博类展会如何才能“长红”?深圳文博会或许能带来一些启示。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三个关键词值得思考。

“文化”,始终是核心竞争力。文博文博,“文”字当先。深圳文博会之所以能够20年“长红”,离不开其文化包容性、文化自觉性。比如围绕版权交易、创意设计、非遗产业化等,深圳文博会促成包含多项国家专利、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文化精品在展会上首发,以专业性提升展会的文化韵味和实力。一些地方举办文博会,想要提升展会文化竞争力,在招展时可加大文化产业核心层企业、机构的比例,让文博会更具文化气息。

“交易”,才是展会“硬实力”。有人说,让参展商“有赚头”,让观众“有看头”,是展会的应有之义。交易就是号召力,能够帮助拿到订单、满足需求的展会,才能让客商纷至沓来。此言不虚。如果一个文博会只展示不交易,则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当然,如果没有精品展示,商品交易也会缺乏吸引力。

在深圳文博会上,书法绘画、数字艺术等各种品类的文化产品等都能够实现“博览+交易”。像今年展会期间,还推出文化产业招商会、文博会礼物甄选大赛、文化投融资项目推介路演等,增强“带货能力”,促进实质性交易,壮大文博会的生命力。

“互鉴”,打开更多新可能。都说文化是最好的国际传播产品。早在2008年,深圳文博会便设立了“国际文化馆”,一方面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另一方面推动“买全球”“卖全球”。今年更吸引俄罗斯美术家协会等多个国际品牌展览机构参展,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也携特色图书亮相。

深耕国内,深圳文博会也为文化产业交流发展搭建起了平台。比如其打造的“中西部地区特色文化产业走廊”,在上一届展会上吸引上海、四川、深圳等与新疆14个地(州、市)组团参展,现场就拿下89亿元订单。

20岁青春正当时,深圳文博会依旧生机勃发,“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精彩故事还在续写。我们期待更多高质量的文博类展会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在百花齐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各领风骚。

来源丨浙江宣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展会深圳文化文博会文博文化产业浙江越剧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5-19 09:08:00
  • 本文链接:https://www.bqbk.net/news/dG48wX0y2B.html
  • 上一篇 > 多支持乡村教师去家访
  • 下一篇 > 前4月成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1.2%

相关文章:

打造超会玩的博物馆之城 北京朝阳推出四大主题路线07-04

千余项活动陆续推出,山东省红色文化主题月主场活动在潍坊举行07-02

近200位开发者齐聚深大,共探鸿蒙技术革新07-01

顺义仁和镇打造四季村晚品牌06-27

“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惠民演出走进临夏县06-26

深圳校外艺术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推动校外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06-25

让古老非遗焕发时代光彩06-24

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成功落地深圳06-17

热门文章
  • 1 5岁男童因“睡觉晚”被殴打致死,案情细节公布
  • 2 吴晓军罗东川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赛乐·哈卜提一行座谈
  • 3 一粒枸杞的“创新范儿”
  • 4 华润双鹤(600062.SH):钆特酸葡胺注射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 5 这位玉林茶娘,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 6 活动板房起火,长沙经开区消防成功扑救
  • 7 平城区第十八小学校:思维跃动展风采 数启未来绽芳华
  • 8 浙里巾帼聚丽水 逐梦军营绽芳华
  • 9 @太原人 眼睛奇痒、鼻子堵塞、眼泪哗哗流……花粉“噩梦”来袭 如何破解过敏痛苦
  • 10 突然火了,“卖出天价”!网友评论亮了
热门文章
  • 1 “典”亮生活 与“民”同行 湖北民政系统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 2 老工业基地如何从“新”出发?
  • 3 《城中之城》7月5日登陆鞍山荧屏!白宇帆、于和伟上演师徒对决
  • 4 打造超会玩的博物馆之城 北京朝阳推出四大主题路线
  • 5 阿玛尼集团2024财年销售额23亿欧元
  • 6 南方观察|清远进入“全运时间”
  • 7 刚刚,2025年武汉民办中小学报名办法出炉
  • 8 2024年山东平均工资公布
  • 9 钢铁ETF(515210)涨超1.4%,政策推动与利润修复预期获关注
  • 10 人才引进被举报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围名单与此前一致?包头通报:高度重视,已启动调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百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5号-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