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伏天”来临,全国多地进入“蒸烤模式”。高温天气不仅容易诱发中暑、心脑血管等急性事件,还会影响人体免疫力,近期,因带状疱疹前来门诊就医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大连市友谊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孙利丽表示,带状疱疹不仅是皮肤疾病,更是神经系统的战役。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慢病人群而言,患带状疱疹后的危害更大。”

带状疱疹也被称为“蛇缠腰、生蛇”,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50岁以上中老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患者等是罹患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有研究数据显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比普通人高39%。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风险比一般人可高达60%。孙利丽表示,这是因为慢病人群长期处于疾病状态,慢病患者通常伴随自身免疫功能的下降,他们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比一般人群更高,患带状疱疹后的危害更大。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就像一个分界线,因为免疫力下降,带状疱疹发作风险增加。
夏季,很多人喜欢吃习惯,但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过量摄入西瓜、荔枝等高糖食物有可能增加带状疱疹患病风险。医生表示,西瓜含糖量较高,短期内大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剧烈波动,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血糖升高、免疫力功能低下的情况,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会被激活,诱发带状疱疹。同时,糖尿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诱发微血管病变、降低免疫水平,也会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一旦患带状疱疹后,可影响血糖控制,造成成糖尿病管理难度增加。因此,慢病人群要重视带状疱疹的预防,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方式。慢性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群体,如处于疾病稳定期,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此外,提高基础抵抗力、清淡饮食、适度锻炼等也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方法。(文字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巴颖)
相关文章:
警惕降雨叠加风险 未来一周主雨带盘踞西南至华北东北一带08-20
筑牢金融反诈防线,守护百姓“钱袋子” 威海银行构建全方位反诈体系08-18
慢病人群三伏天警惕带状疱疹突袭08-12
公安部:目前市售汽车的“智驾”系统,都还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07-24
用狗尾巴草点痣?有癌变风险!07-20
能治病?!不少人大热天主动“晒太阳”!医生紧急提醒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