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路荣
近日,河北经贸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乡村梦启航”实践小分队奔赴沧州黄骅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本次活动立足统计学专业优势,聚焦旱碱麦特色产业,以产业链调研为轴,用脚步丈量盐碱地,用数据解码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在沧州、黄骅两级团委的精心安排与支持下,小分队走进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调研旱碱麦产业链发展情况,明晰了产业脉络,锚定调研坐标。在河北银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小洋人集团妙恋乳业等龙头企业,师生们通过一线探访,触摸产业链脉动,感受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在帝鉴食品的展示厅和车间里,师生们被琳琅满目的面花产品深深吸引。这些以旱碱麦为原料制作的面花,早已超越了传统主食的范畴。灵动的锦鲤、饱满的寿桃、精致的多层蛋糕……造型各异、栩栩如生,既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又通过现代化的包装设计和电商渠道,成功“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走俏市场的特色伴手礼和文化创意食品。这不仅提升了旱碱麦的附加值,更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时代光彩。
而在银海农业和妙恋乳业,旱碱麦的“变身”更令人惊叹。在银海农业,同学们了解到,依托先进的加工技术,旱碱麦不仅被磨制成高品质的面粉,其潜力被挖掘到更深层次——麦芽被精心加工用于酿造具有独特风味的精酿啤酒;小麦胚芽则被提取制成富含营养的萌芽茶饮品;麦麸也被有效利用,开发成高纤维健康食品原料。妙恋乳业则展示了其在乳品中创新应用旱碱麦健康成分的研发成果,拓展了产业链的广度。这些精深加工产品,显著拉长了旱碱麦的产业链条,“藏粮于技”让盐碱地生“金”。
调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和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是探寻旱碱麦“华丽转身”源头的关键一站。在实验室和试验田旁,科研人员如数家珍地向师生们讲述了“捷麦”系列品种选育的艰辛与突破:如何在极端盐碱环境下筛选优异种质、如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进程、如何通过智慧农业技术(如土壤墒情与盐分实时监测、精准灌溉施肥)实现节本增效。
小分队还专程前往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调研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成效,深度挖掘盐碱地上“黄金粮”的市场价值。
行走在田野大课堂,小分队的师生们在调研过程中创新性提出构建AI驱动的旱碱麦产业数据智能分析系统以提升统计效能、强化决策支撑的建设性意见。下一步,小分队将围绕收集到的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深入总结分析,通过详细的调研报告为旱碱麦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行走田野大课堂 数据赋能旱碱麦07-24
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态势持续向好07-19
伸手“唤醒”千年文物 “河博幻象”让观众变身魔术师07-14
车企缩短账期,供应链有何影响?07-03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一句文旅口号的破圈密码06-23
双争光荣榜|杨旭:用科技赋能电网运维06-18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