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境外机构普遍看好我国债券市场,积极参与人民币债券投融资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共有1160余家境外机构进入我国债券市场,涵盖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类机构和商业类机构,持有债券总量4.5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持仓量上升了2700多亿元。境外机构积极来华发行熊猫债,累计发行量超过9500亿元。
当前,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已达到18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自2019年以来,我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近年来权重逐步提升:一是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在彭博全球综合指数中的权重已达到9.7%,较4年前提升了3.7个百分点,并于2024年11月超过日本,升至全球第三;二是中国国债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中的权重为10%,已达到国别最大权重;三是中国国债在富时罗素国债指数中的权重已达到10%,是最初预计的两倍。
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目前境外投资者持债量占比仅有2.4%,与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拓展境内外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特别是长期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
相关文章:
2025西安“AI +商业应用”主题展发布会暨AI中国发展联盟西安论坛成功举行04-30
喜报!每日甘肃网1件作品获评2024“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优秀作品04-30
尺素金声|自立自强有底气,我国人工智能专利占全球60%04-29
天津出入境 “中国好+”系列活动启动,以文化为纽带,共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04-29
中国底气 青年志气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