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太极行云流水,傍晚的广场舞热情飞扬,节假日的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在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龚庄社区,占地开阔的文化广场早已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会客厅”。近年来,这里通过开展多元化文体活动,既丰富了居民业余生活,更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鲜活载体。

多元设施:全龄段共享的“欢乐空间”
走进龚庄社区文化广场,平整的场地与周边绿植相映成趣,健身器材区色彩明快,秋千架旁童趣盎然,标准化篮球场随时可赛——经过精心规划的设施布局,精准覆盖了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以前晚上没处去,现在广场成了‘打卡地’!”社区居民李先生笑着说,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里,还是傍晚的绚烂余晖下,这里总能聚起热闹人群,“老的练太极,小的追着跑,咱们中年人也能凑堆聊聊天,各有各的乐子。”
文化舞台:点亮生活的“精神窗口”
广场中央的文化舞台设计精巧,融入了龚庄的地域符号与文化印记,是社区文艺活动的“心脏”。每逢传统节日,歌舞、戏曲、小品便在此轮番上演,不仅吸引本村居民,连邻村乡亲也常来捧场。
“去年中秋晚会,台下坐得满满当当!”说起社区演出,村民们满脸自豪,“咱们自编自演的节目最受欢迎,演的都是身边事,大伙儿看着亲切。”这方舞台,既展现着乡村新貌,更盛满了居民的幸福日常。

体育活动:联结邻里的“暖心纽带”
除了文艺演出,广场上的篮球赛、健身操等体育活动同样人气高涨。居民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展现着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劲头。这些活动不仅强健了体魄,更让邻里关系悄然升温。
“以前见了面顶多点头,现在常在广场碰面,一起打场球、跳支舞,慢慢就熟络了。”社区居民张先生感慨,文化广场成了邻里交心的“催化剂”,彼此的了解多了,信任深了,社区氛围也越来越暖。
如今的龚庄社区文化广场,早已超越了休闲娱乐的功能,成为凝聚人心、传承文化、涵养乡风的重要平台。展望未来,社区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丰富活动,更要深挖本土文化,打造特色品牌,让乡村振兴的“欢乐曲”在这里奏得更响、传得更远。(胡新华 张乐海 王星月)
相关文章:
信阳平桥明港镇龚庄社区文化广场:奏响乡村文化振兴“欢乐曲”07-22
“吉康之家” 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07-21
三亚持续深化各民族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07-16
我国上半年共签发普通护照1064.8万本07-16
岱青海蓝 廉铸初心——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廉洁文化优秀作品展示(二)07-15
“民情快递单” 搭起一座桥(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线见闻)07-13
开屏见“好”|90岁“婚纱泰斗”:山东婚礼是礼和审美的深度结合07-13
一组海报带你打卡“巴风賨韵·安逸达州”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