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贵阳,车水马龙中,一辆私家车沿着数博大道平稳行驶,一路绿灯畅行无阻。

图源/贵阳市大数据局
花果园片区的车主打开手机地图,附近停车场的空位数量、实时导航路线一目了然。

青云路智慧停车场内,车主轻点屏幕,不到两分钟,爱车便由机械臂精准送达出口。

图源/贵阳发改
这一幕幕顺畅的出行场景,正是贵阳用数智化手段破解 “堵车、停车难” 的生动写照,也是2025数博会上我们可以亲身感受的“中国数谷”智慧交通实践成果。
近年来,贵阳市机动车与驾驶人保有量和注册量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10月,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39.6万辆,以每月2万辆左右的水平增加。而贵阳城区路网密度仅6.7公里/平方公里,低于国家标准的8公里/平方公里。“车多路少” 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此,贵阳以大数据为笔、以智慧技术为墨,打造了一系列 “交通神器”,让城市出行从 “堵心” 变 “舒心”。
PART.1
智能治堵:“让道路会思考 信号懂车流”
▶AI信控平台:早上8点,观山湖区数博大道林城东路交叉口车流如织,与传统信号灯不同,这里的红绿灯正通过AI算法自主调节。
当南北方向车流骤增,绿灯时长将自动延长十秒,相邻路口也同步调整。这套AI智能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客观评价路口、干线、区域的交通运行状态,为交通管理业务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动态绿波带:平台通过实时分析数博大道等重点路口车流,动态调整绿灯起始时间。车辆按建议速度行驶,即可体验“一路绿灯”。2022年平台赋能后,贵阳通勤高峰拥堵指数下降16.95%,早高峰的焦虑被高效解决。

举个例子:金朱路(长岭北路——云潭南路段):“绿波带”运行后,该路段平均车辆通行时间从9分41秒减少至6分30秒,通行效率提高了32.9%;平均停车次数从6次减少至1次,减少了83%。

来看看路段优化前后对比:


来源/贵阳交警
▶可变车道:车道两侧画着醒目的“锯齿线”,上方LED屏动态切换直行或转向标识。它像“潮汐车道”,灵活应对早晚高峰车流方向变化,盘活有限道路资源。

图源/贵阳交通广播

来源/贵阳交警融媒体中心
▶“一点一策”精细化治理:“一点”——每个堵点、难点。“一策”——针对每个点制定专属解决方案。 这一理念在破解“校门拥堵症”上成效斐然。贵阳交警聚焦110所交通影响突出的学校,实施精细化治理:
- 物理改造保安全: 铲除校门前停车位,设置专用送学/放学通道,加装护栏分隔人车;创新在斑马线增涂醒目红色线条,强化警示;校门口施划安全缓冲区。

图源/贵阳交警
- 数据赋能提效率: 以市府路小学为例,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周边路口信号配时,减少绿灯损失,针对性解决高峰排队问题。方案实施后,早高峰拥堵指数骤降39.33%。

图源/贵阳交警
- 综合治理促均衡: “一点一策”远非单一工程,它融合了工程改造、公交优化、错峰上下学、组织调优、设施完善等87项措施,核心是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定制”微循环方案,最终实现路网压力动态均衡。
三年磨一剑,成果看得见:截至2024年12月,重点干线车均延误下降幅度达到23%,交通流畅度得到显著提高。智能治堵:让道路“会思考”,信号“懂车流”。
PART.2
智慧停车:向“空间”和“数据”要效率
面对寸土寸金的老城区,贵阳以“向科技要空间”破题。
在花果园这个超大型社区,南明区联合宏立城物业、百度及高德地图,打造“政企协同+数字赋能”的智慧停车引导系统。
通过对48个停车场、6.9万个车位进行智慧化改造,融合物联网传感技术实时采集车位动态,市民只需轻点手机,即可在导航App上完成“找位——停车——缴费”全链条操作。成果显著:平均寻位时间从10分钟锐减至1分钟,通行效率提升70%。

青云路智慧停车场通过11层立体机械车库设计,将729个车位“叠”进2万平方米空间,单位面积停车位数量较传统地面车位提升700%。市民覃先生赞不绝口:“存车不用找位,取车原地等1分钟,太方便!”这座日均服务超3000车次的“停车+商业”综合体,有效纾解了周边剧院、商圈的停车压力。
位于延安西路的智慧停车场,7层楼内设有662个机器人管理车位。车主仅需在终端输入车牌或刷脸确认,“搬运机器人”便能在100秒内完成存取。车辆通过升降平台精准移动,彻底省去车主寻找车位和停车的繁琐操作。
未来已来!云岩新地标:全国最高智慧停车场即将崛起!
位于云岩区沙河街,一座灰白色多面体的庞然建筑已拔地而起——高达83.8米、共16层的沙河街公共停车场,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这座目前全国楼层最多、建筑高度最高的智能停车库,总设停车位906个(含34个充电车位),建成后将如巨人般俯瞰周边老旧小区,为500米范围内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密集居民区注入强劲停车动能。
PART.3
未来更 “丝滑”:数智技术还在解锁新体验
贵阳的智慧交通探索不止于此!
无人驾驶公交上路:今年5月,贵州首条无人驾驶公交线在花溪大学城开通。科技感十足的小巴核载6人,提供3至10公里接驳服务。乘客体验后直呼:“运行平稳,内饰舒适,感受到了科技的飞跃!”
如今,贵阳正以“大数据”为“笔”,以AI技术为“墨”,精准破解了“堵车”“停车难”等交通问题。手机一点,路况车位尽在掌握;智慧设施,让行车泊车轻松省心。这一幕幕令人舒心的出行场景,正是“中国数谷”以数智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改善民生体验的生动写照。数智贵阳,正让老百姓的日常出行越来越舒心。
未来已来,贵阳智慧交通的探索与实践,值得期待!



知知贵阳综合
编辑:潘雯颖
责编:刘 娅
审核:虎俞均
终审:谢 涛
相关文章:
数智改变生活 | 堵车、停车难?这些“交通神器”让出行更丝滑!08-20
以“剑”会友|2025年贵阳“菲力杯”击剑公开赛贵阳开赛08-16
【晚安贵阳】改变自己心态的瞬间,人生或许就出现了转机08-09
枞阳县先让村:村民礼让十丈 润泽基层治理07-27
零点有数代表出席福建省建协交通分会大会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