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转让的债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依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
基于特定身份关系或信任关系产生的债权,如扶养请求权、雇主对雇员的债权、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债权、不作为债权等。
由这些债权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转让。
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债权不得转让的情况。
该约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债权人违反约定,善意第三人可取得该债权。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原则,某些债权不得转让。
例如,涉及国家机密或公共利益的债权,法律可能明确规定不得转让。
其他特定情况
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债权。
国防、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债权以及其他限制转让的债权。
债权转让时,必须遵守上述规定,否则转让行为可能无效。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信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及相关法律规定,具体情形可能随法律修订和司法实践有所变化。
相关文章: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继续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04-28
西安长安检察 | 以案释法护航创新 检校共筑法治防线04-24
华夏理财固定收益债权型封闭式533号4月22日起发行,A份额业绩比较基准2.7%-3.3%04-22
专票多久不付款01-18
支付令申请需要多久01-17
高效债务处理在哪里01-17
支付令在哪里执行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