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
——摘自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当下,在德惠市惠发街道永生村,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在树木淡绿色的背景下格外清雅,农业主题广场上孩童追逐嬉戏,标准化大棚里草莓飘香,村史馆内游客流连驻足。这个曾经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动能不足的村落,如今蝶变为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生态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在永生村党总支书记杨庆德的记忆里,多年前的村落是另一番光景:泥泞的土路雨天难行,污水横流的巷道蚊蝇滋生,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万元。蝶变始于2018年实施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村党总支抢抓政策机遇,带领村民完成4.2公里道路硬化,建成日处理能力30吨的污水处理站,改造仿古院墙1.1万延长米。更让村民自豪的是,通过“政府补贴+村集体筹资+村民投工投劳”的创新模式,不仅建成德惠市首个村级休闲运动广场,还打造了兼具防洪排涝功能的生态景观河道。
近年来,永生村陆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口牌楼门,对村道两侧进行绿化,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铺装人行步道仿古砖面积1万平方米;修建农业主题广场、休闲运动广场两处,供村民娱乐健身;完善地下污水排放管网,并入市区大排水管网净化处理。如今,永生村被评为长春市美丽乡村示范村、长春市十大美丽村庄、“百村引领 千村示范”试点村。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村风文明,村民的满意度、幸福感持续提升。
“基础设施改善只是第一步,产业振兴才是根本出路。”杨庆德表示,永生村立足城郊优势,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设施农业,建成15栋标准化温室大棚,培育出“永生草莓”“松江香瓜”等地理标志产品。2024年,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资产租赁等途径实现收入38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300余农户平均增收2.3万元。
随着德惠市“102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推进,永生村正探索“数字乡村”新路径。5G基站覆盖全村,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作物生长,村民通过手机App即可办理社保、就业等38项政务服务。
从“贫困村”到“示范村”,在党建引领下,永生村这个东北村落正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笔,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为墨,在松辽平原上书写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
来 源:长春日报
相关文章:
第七届“劝宝放心韭菜节”在天津举办:“小韭菜”撬动乡村大产业04-29
苏豪弘业: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37.40万元,同比增长11.08%04-28
这些补贴,你领了吗?04-28
长春警方紧急提醒04-28
德惠市夏家店街道四青咀村 以“红色引擎”驱动人居环境整治04-28
长春轨道交通重要提醒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