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川超级音乐节吸引众多游客踊跃参与。 记者 梁小雨 摄

4月20日晚,金凤区首届“夜色民谣季 摩旅音乐节”在阅海欢乐岛举行。记者 宋志书 摄

银川超级音乐节带市民游客畅享音乐盛宴。 记者 梁小雨 摄
“五一”假期,银川文旅市场迎来热潮。5月1日至5日,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98.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64亿元。其中,演出经济火爆“出圈”。5月3日至4日,2025银川超级音乐节在西夏啤酒音乐公园开启,张震岳、陈慧娴等明星轮番献唱,吸引超3万人次游客。
近年来,演唱会经济已成为城市消费复苏和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演出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各类演出形式百花齐放——从演唱会,到音乐节、民谣音乐会等文化活动的火爆,再到沉浸式话剧、脱口秀等新兴演出形式的兴起,“演出经济”通过“一场演出激活一座城”的模式,拉动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多领域消费。
增量提质
演唱会经济拉动效应显著
“太震撼了,现场气氛超燃!”5月4日晚,看完2025银川超级音乐节,市民孟嘉乐兴奋不已。他告诉记者,自己提前一个月就买好了门票,还邀请了外地的朋友一起来银川,“大家不仅享受了音乐的盛宴,还游览了银川的美景,品尝了特色美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孟嘉乐说。
本次音乐节汇聚17组华语乐坛知名艺人与乐队,包括陈慧娴、张震岳、GAI周延、海来阿木、李治廷、万妮达等实力歌手,以及夸克乐队、路行者乐队等音乐组合。演出以多舞台并行形式呈现,兼顾怀旧与潮流风格。
“我们专门从西安过来看演唱会,顺便在银川玩了3天,去了镇北堡西部影城、贺兰山岩画、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还吃了手抓羊肉等特色美食。”来自西安的乐迷张苗说。像她这样“跨城观演”的游客不在少数。据初步统计,2025银川超级音乐节入场人数超3万人次。其中,非宁夏户籍人数近2万人次,占比60%。音乐节期间,全市相关景区游客接待量大幅增长,周边商圈销售额显著提升,有力带动了全市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的发展。
音乐节期间,周边酒店一房难求,餐饮营业额大幅增长,出租车、网约车订单量也明显增加。“很多游客看完演出后,还会选择在附近的餐厅就餐,或者去酒吧继续狂欢,这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夜经济发展。”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演唱会创造的经济价值不仅在于门票收入,更在于其对城市文旅产业的综合拉动作用。
今年“五一”假期开始,银川市公共文化场所、商圈、街区、览山公园、花博园、阅海国家湿地公园等场所还陆续举办了“夏yeah晚风”街区音乐会、“FUN兴庆 嗨翻民谣”民谣季主题活动等城市音乐活动,丰富活跃市民游客的夜间生活。尤其是“幻梦览山·电音民谣狂欢夜——梦田音乐派对”将梦田音乐与DJ电音创新结合,吸引万人踏着音浪享受假日狂欢。
携程《“五一”假期旅行数据报告》显示,银川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4%,入境游订单量激增54%,北京、西安、上海、成都、兰州等地成为主要客源地。览山公园成为游客聚集地,“五一”期间日均数万游客涌入,“览山公园到处都是人”登上网络热搜。银川超级音乐节以豪华阵容点燃音乐热情,在享受视听盛宴之余,游客纷纷为城市点赞,凸显文旅融合的溢出效应。
政策支持
激发文旅活力提升城市知名度
演唱会经济的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银川市在《提振消费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要“优化大型营业性演出审批流程,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演艺项目”,并给予场地、宣传、安保等方面的支持。今年,银川市财政将安排800万元,对在银川市范围内举办的演唱会、音乐节的主办企业,按照观众规模和人均消费情况给予奖补,每站次最高奖补200万元。
政策发布后,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积极向演艺企业宣传推介,已吸引宁夏广电传媒、成都魅力橙果、杭州枫之凡、宁夏盛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5家演艺企业对接合作。并计划于5月31日,在银川市贺兰山体育场举办“‘爱尚银川’2025演唱会”,邀请国内知名歌手潘玮柏、萧敬腾、黄绮珊,携艺人专属乐队参演,通过明星效应吸引周边省市乃至全国的粉丝群体前来观演。
“演唱会是一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化活动,能够吸引大量粉丝和游客前来,为城市带来人气和流量。”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音乐节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银川、认识银川,这对提升银川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演唱会经济还能够激发城市的文化活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演唱会的举办,为本地的音乐人和乐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能够吸引更多的音乐人才来到银川,推动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银川市音乐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演唱会也能够带动音乐培训、音乐制作、音乐演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音乐产业链。
近年来,银川市积极探索“演唱会+旅游”模式,通过演出吸引客流,再以特色文旅资源留住游客,形成消费闭环。
服务升级
提升观演体验增强城市吸引力
演唱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配套保障和优质的服务。为了让观众在银川享受到更好的观演体验,2025银川超级音乐节期间,我市在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为方便游客出行,银川市公安局交警分局提前发布交通指南,提供详细的交通攻略和现场引导,确保游客能够顺利抵达音乐节现场;市公交公司设置免费接驳公交车40辆;贺兰县在秩序管理、安全保卫、泊车设置、交通接驳、后勤保障、电力供应、医疗保障等各个环节统一调度,有序安排;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现场食品卫生和商品价格的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医疗部门在现场设置医疗急救点,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为观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主办方还在美食区域设置免费饮用水和充电设备,方便游客使用。贴心的服务让歌迷在社交平台大加夸赞。同时,现场还设置了巨型打卡、荧光涂鸦等多种互动体验区,以及汇聚特色美食、潮流文创、装备服务的音乐主题市集,丰富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娱乐性。
在住宿方面,银川各大酒店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游客入住。“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预订酒店,发现很多酒店都有优惠,价格比平时还便宜。”游客李晓筱说,“酒店的服务也很周到,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银川的美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怀远观光夜市的宫廷牛肉饼、怀远辣条等特色美食吸引全国游客,街边与店内座无虚席,烟火气与美食交织成独特记忆。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银川的文旅魅力,本次音乐节创新推出“门票+”模式,市民游客购买1张音乐节门票,即可兑换3张景区的免费门票。同时,在活动期间,由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农业农村局,贺兰县政府发动特色产业企业在音乐节现场发放地方特产伴手礼;还向现场歌迷发放价值180元的新百集团消费券,涵盖餐饮、百货、电器等门类;持音乐节门票还可享受银川剧院的演出福利。“音乐节”带来了消费流量,有效激发了假日市场活力,实现了音乐节与景区、商业的互利共赢。
产业联动
从场馆到景区的“演艺+”生态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文化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演唱会经济作为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未来,我们将围绕助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通过‘文化+’长链条,赋能形成新的消费内容和消费场景,释放银川文旅促消费活力,不断扩大‘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立足历史文化名城,保留原生态、自然风景的同时,策划举办更多特色化的主题表演、活动或者赛事,给游客提供更多特色化的‘银川体验’。”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以音乐为媒,以节日为体,通过‘音乐+旅游’的模式,紧盯乐迷和市民需求,加快引进和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大型演出活动。”
同时,银川市还将积极探索“演唱会+”模式,推动演唱会与旅游、体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演唱会经济的发展空间。“比如,可以推出‘演唱会+旅游’线路,将演唱会与景区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领略银川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通过AI技术、虚拟现实(VR)等现代科技手段,创造独特视听体验,拓宽艺术边界,打造沉浸式演出体验,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
演唱会经济的崛起,正为银川消费提振和城市品牌塑造注入新动能。通过政策支持、服务升级和产业创新,银川有望成为西北地区演出经济的新高地,实现“一场演出激活一座城”的乘数效应。
记者手记
让演唱会经济成为城市发展新名片
当“五一”假期邂逅2025银川超级音乐节,这场音乐热浪与青春气息交织的盛宴,让许多游客在银川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
从各地赶来的乐迷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对银川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赞叹银川的美景、美食,也为银川的城市服务点赞。这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一场成功的演唱会,不仅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城市形象的展示和传播。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演唱会经济成为城市消费复苏和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银川出台政策支持演唱会经济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抓住了发展的机遇。然而,要让演唱会经济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还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大对演出市场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培育本土演出企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演出品牌,提高演出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消费环境,让观众在银川享受到更好的观演体验。同时,还要注重演唱会与城市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演唱会+”模式,拓展演唱会经济的发展空间,实现消费提振与城市品牌塑造的双赢。
我们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不断探索创新,银川的演唱会经济一定能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记者 鲍淑玲
相关文章:
深读丨从文化IP到经济增量 银川演唱会的出圈方程式05-12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不会改变05-12
引来更多游客“微度假”(文旅新象)05-12
新华全媒+丨从上市公司一季报“含新量”看中国经济发展向“新”05-11
闪电评论|药店围城如何破?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