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北讯 (记者 刘程锦 通讯员 马德平) 4月15日,记者从山东省援青指挥部获悉,自2013年起,山东省滨州市累计投入援建资金4.6亿余元,实施援建项目59个,派遣多批干部及柔性人才,帮扶领域涵盖产业、医疗、教育等,为祁连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据悉,为改善祁连县办学条件,滨州市投入2880万元建设多所学校,并完善图书馆配套设施,还协调各方捐赠价值超百万元的教学设备与图书。同时,实施“心润”学子工程,构建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此外,在滨州市援建的祁连县图书馆内,援青教师自发组建志愿服务岗,利用周末开展“周末护航育新人”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支教、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课后服务。在教育合作方面,两地充分发挥山东省优质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拓宽教研交流渠道。祁连县39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滨州市40所学校实现“四同步”研课模式,12所中小学与滨州市优质校结对,300余人次赴滨州市学习,山东省260余人次到祁连县开展培训交流。滨州市援建的“内高班”成绩斐然,连续多年保持高上线率,众多学子被名校录取。
多年来,援青干部与人才克服重重困难,践行援青精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祁连山下谱写了温暖动人的教育援青篇章。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重要提醒!秋季中小学招生入学须知!04-27
天水市第五届中小学人工智能大赛暨首届数智赋能教育发展论坛开幕04-27
《2024年山东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04-26
稳、增、优!广东省属国资国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04-25
清华大学成立教育学院04-25
镇村风貌焕新颜04-23
宜宾市酒业发展局积极推进酒业高质量发展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