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资源丰富,是三七、辣椒、八角、蔬菜、肉牛等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重要产区。今年3月以来,为进一步破解农业产业连作障碍、产业附加值低等技术难题,文山州以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为契机,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组建现代农业产业服务团,以智力支撑助力农业企业发展壮大。
“组建产业服务团,目的是依托省级资源解决地方农业产业技术难题,帮助农业经营实体健康发展,夯实农业领域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文山州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负责人介绍。在前期工作中,文山州组织县(市)成立企业需求征集工作组,梳理盘点辖区农业企业,通过平台信息查询、上门走访、座谈交流,掌握企业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产业类型、技术需求等,建立企业信息库,从中筛选出50家具有代表性和发展潜力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并征集企业技术需求意见70条,涵盖经济作物品种改良、病虫绿色防控、智能化栽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治等领域。通过帮扶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企业和农户转变传统种植养殖方式,着力推动实验室成果加速转化为田间生产力。
针对企业技术难题,文山州按照对口选派、产才融合、供需匹配的原则,实行省级专家牵头、州县专家协同的联动机制,从省农业科学院、州级专家库选派119名行业领域专家组建8个产业服务团。其中包括国家级专家2名、省级专家86名、州级专家31名。在3年服务期内,产业服务团采取“1+N”挂联模式,8个服务团分别定点联系8个县(市),团内根据企业需求灵活组队分片挂包、点对点精准服务,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驻点服务、开设“专家服务云平台”、建立科研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以及技术课题攻关研究等方式开展帮扶助企工作,常态化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的技术服务、人才帮带。
为管好用好产业服务团,文山州加强与省农业科学院协调联动,建立服务团双管理双报备制度、人员动态调整机制、绩效评估管理考核体系,明确具体服务事项、服务方式、经费保障、项目奖补等内容,每年通过企业回访、数据监测、实时跟踪纾困措施落地效果,对产业服务团队及其成员的服务时长达标率、技术问题解决率、成果转化率、企业满意度等指标科学评价服务质量。年度考核优秀的团队,优先给予申报科研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特殊生活补贴;对未达标的服务项目启动熔断机制,调整专家团队成员,或暂停团队的经费支持等,倒逼成果显现。同时,鼓励服务团队与企业签订成果转化、股权合作协议等,采取市场化方式约定工作报酬,充分调动服务团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帮扶质效。
截至目前,现代农业产业服务团已与企业达成三七品种选育及提纯复壮等技术合作32项,成立林下经济产业研究院1个,开展种植技能培训5场320人次。
云报全媒体通讯员 陆加培 记者 张文峰
责任编辑: 董明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文山州联合省农科院组建现代农业产业服务团——强化院地联建 夯实智力支撑05-13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不会改变05-12
新华全媒+丨从上市公司一季报“含新量”看中国经济发展向“新”05-11
锐评|别再逼着消费者大喊三遍“转人工”了05-09
【寿光】企业链条培强,背后动力从何而来?05-09
河北衡水:赛事展会搭台赋能低空经济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