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建区,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吉林市北部工业区核心区,吉林经开区一直以来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近年来,在这片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的热土上,“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电力服务体系持续构建,为103家“四上”企业以及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吉林供电公司与吉林经开区管委会携手,以优质供电服务为笔,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供电保障的实践中,共同书写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服务升级,供电中心建在“家门口”
2024年11月22日,吉林

国家电网吉林电力吉林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吉林中泽钼业有限公司,提供用电技术指导。(李佳明摄)
经开区供电中心正式揭牌。红绸落下的瞬间,吉林经开区的供电服务也迈入了“就近化、专业化、一体化”的全新阶段。这是吉林经开区管委会深化“九解一协调”帮扶企业行动2.0版的关键举措,也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落地实践。
“以前办电得跑多个部门。现在好了,供电中心就在‘家门口’,拿着营业执照就能办电,平时遇到用电问题随时找得到人。”谈起供电服务的变化,吉林经开区一家精细化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吉林经开区供电中心通过整合业务流程、压缩办电环节,将企业用电需求响应速度提升40%以上。该中心还为企业提供从办电资料受理到供电方案制订、从客户工程推进到送电验收的“一站式”服务,将便捷服务贯穿企业用电全生命周期。
吉林经开区按照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方向持续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经开区精细化工产业实力持续提升,新材料产业加速集聚,生物产业总量倍增,医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吉林供电公司经开区供电中心定期联合开展用电调研,精准对接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针对化工等对电力稳定性要求高的企业,构建常态化联络及包保服务机制,提供“一对一”24小时对接服务,快速响应处理各类用电问题。
“供电中心的成立让政企联动有了更坚实的平台。我们定期联合开展用电调研、政策宣讲,就是要让供电服务能更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吉林经开区城建办主任王静说,这种政企协同模式为经开区打造全国一流化工企业、世界级碳纤维产业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准护航,全链条服务助企业降成本
8月上旬,吉林供电公司总经理朱晓锋带队前往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门了解企业项目建设情况,主动对接企业用电需求,现场办公优化供电保障举措。
吉林化纤集团是吉林经开区新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2021年,该企业启动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重大项目,带动经开区24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共同打造“中国碳谷”。“中国碳谷”配套电力工程需要新建5座66千伏变电站,其中66千伏昆仑变电站是吉林化纤集团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重大项目的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的专用变电站。
吉林供电公司从政府项目审批平台及时获取项目建设和用电需求信息,将这些信息纳入营销业务系统储备库动态管理,并滚动优化电网规划,调整相关电网工程建设时序;设置专项服务档案,全程跟踪项目进程,及时帮助客户解决办电问题。
“从项目开工到投产,供电公司的服务团队全程跟进,快速建设配套外线工程,我们节约了2500余万元成本。”吉林化纤集团副总经理孙小君说。

国家电网吉林电力吉林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吉林化纤有限公司,解决用电难题。(李佳明摄)
吉林化纤集团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是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重大项目的下游复合材料生产环节,生产线智能化程度高,对供电质量要求很高,吉林供电公司不仅在项目办电阶段就安排专人对接,提供“全链条”服务。项目投产后,该公司还多次派技术专家上门,帮助企业解决用电难题,并利用能效管理平台实时监测企业用能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降低用能成本建议。
重点项目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吉林供电公司主动了解地方重点项目建设用电需求,组织营销、调度、输电、运检等专业多名技术骨干成立重点项目“用电管家”服务团队,全面落实“四个一”服务举措,即与企业负责人见一次面,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召开一次政策介绍会,为企业做好用电业务指导服务;建立一套企业档案,为不同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解决一批企业用电难题,实行“全链条”用电跟踪服务机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经开区项目快接电、用好电。
“企业现在用电容量充足,生产车间设备24小时全开也不用担心电不够用。”吉林化纤集团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电气负责人王乐说。
在中泽钼铁深加工项目建设现场,供电服务专班全程驻守,从临时用电规划到永久供电方案设计,提前介入、全程护航。“项目建设最怕电力跟不上,供电公司的服务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周到,关键节点从不让我们等电用。”项目负责人说。同时,积极为中泽钼铁项目谋求优惠政策,在相关线路建设上全力争取上级公司投资支持,减轻企业负担。
截至目前,吉林供电公司通过优化电源接入方案等方式,帮助君旺、中泽钼业、新航化工等多家经开区内企业节省成本3000多万元。
电网筑基,优化结构支撑区域发展
夜幕降临,吉林经开区的厂房车间灯火通明,一条条输电线路如银线穿珠,将电力源源不断送入生产一线。
“供电公司始终围绕吉林经开区招商需求,提前介入项目规划,高效推进电力配套建设,保障项目快速投产。”吉林市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刘波说。
2020年开始,吉林供电公司根据吉林经开区转型发展需求,快速推进电网建设。
2020年开工建设的220千伏经开输变电工程是吉林经开区电网升级的关键一步。“这个工程能为经开区未来10年用电需求增长提供核心支撑。”该工程项目负责人王泽辉说,“但工程建设工期非常紧,2020年11月工程建设冲刺阶段时,我们还遭遇了冻雨突袭,3500平方米的钢梁被冰层包裹,施工被迫暂停。20多名供电员工顶风冒雪用近一周时间清除覆冰,抢回了工期。”

国网吉林供电公司作业人员对66千伏新建永西甲乙线28号至37号塔进行导线架设及附件安装,确保产业园区用电可靠。(沈泽洲摄)
2021年,220千伏经开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新增2台18万千伏安变压器,大幅提升了经开区供电可靠性,优化了区域电网结构。
为服务吉林化纤集团及其他企业建设“中国碳谷”用电,2023年9月,吉林供电公司快速推进4座66千伏公用变电站建设以及吉林化纤66千伏昆仑专用变电站建设。该公司采用机械化旋挖钻机等新设备新工艺加快施工进度,于2024年4月提前3个月投运66千伏昆仑专用变电站。之后,4座66千伏公用变电站及相关配套工程陆续投运,为“中国碳谷”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吉林供电公司为优化吉林经开区电网结构,专门开工建设了66千伏变电站九东工程。今年8月,该变电站投运,经开区电网供电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吉林经开区共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66千伏变电站5座,供电线路83.6千米。超前布局的电网为经开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储备充足电力容量,有力助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网吉林供电公司李佳明
相关文章:
“电力引擎”驱动发展加速度——国网吉林供电公司以优质电力服务护航吉林经开区高质量发展09-01
*ST天茂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半年报,退市进程加速 | 大鱼财经09-01
越卖越亏?奥精医疗产销量增长带动成本上升,利润下滑幅度远大于营收08-31
粤桂协作助力田阳芒果产业再提质08-29
赣州3个省级开发区入选2025中国省级开发区“双百强”08-29
三组数据,解码中国银河证券!专访总裁薛军08-29
前7个月江苏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超八成08-28